历史组 桂如才
有些老师经常抱怨上课时学生不听话、瞎胡闹,声称掌控不了课堂。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我的观点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
一、我发现课堂掌控好与不好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上课必须的程序不能缺失,比如上课“叫起立”的问题。
上课喊起立是有这个必要的。
首先,这是一种礼貌,相互尊敬对方。
其次,可以迅速让学生和老师都进入上课的状态。
上课前学生往往是还没从休息的十分钟兴奋状态静下静下心来,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做这个常规工作。
第二:上课时学生讲话管不管的问题
当学生在讲话时,而老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学生会认为老师对他们讲话是不在意的,是允许的,那么即使老师声嘶力竭,也无法控制学生上课时不讲话。所以上课当学生讲话时,必须立刻停下来。明白告诉学生,上课不经允许就随便讲话,是绝对不行的。
第三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累犯时,没有受到及时的惩戒。
第一次犯错叫做不知道,第二次犯错叫做不小心,第三次犯错叫做故意!
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是不知道,老师可以原谅,是因为老师大度;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叫做不小心,是学生没有吸取教训,老师勉强还可以原谅,是因为老师宽容;学生第三次同样的错误,是故意的!是有意而为之,是不可以原谅的!如果老师不采取任何措施,就说明这个老师软弱无能!对三次犯一样错误的同学一定要作出责罚的,一定要让他付出犯错的代价!使他从中吸取教训,也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第四要学会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老师一堂课除了尖叫、生气、摔东西、不礼貌语言攻击外,讲课时间没几分钟,反过来怪学生素质差,看不到自己的操控课堂能力差。
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学生的错误。如果一个教师为一件小事便表现出怒不可遏的样子,只会降低自己的威信,恶化师生关系,影响课堂管理。
有一个故事,值得我们老师思考:
有一次,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这条小路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歌德走到一半,抬头一看,发现对面有个人正向他走来。这个人走到歌德面前时,很不客气地说道:“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原来,这个人是个批评家,他很不喜欢歌德的诗,于是趁机羞辱歌德。歌德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微笑着对那个人说:“亲爱的朋友,我和你恰恰相反,请你先过去吧!”歌德说完,笑着倒退到路旁,让那个批评家走了过去。批评家得意地走过去以后,突然领悟到歌德话里的意思,原来,歌德是反过来在骂他是傻瓜呢!批评家气得脸色煞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去来。歌 德遇到批评家的羞辱并没有恼羞成怒,也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而是,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和理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从而避免了一场争执。很多严 重的纪律问题,比如到最后把学生送进校长办公室,都是因小事引起,最后激化成了大冲突。往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本来事情并不大,但是却和学生发生 了语言上的冲突,然后不断升级,不可收拾。如果教师的干预尽量低调,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悄无声息中,就会使很多冲突得以避免。
有 经验的教师会特别注意那些出现了行为问题的学生,如果让他们成为教室里的注意力焦点,反而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得寸进尺。教师首先要密切监控学生的行 为表现,来回在教室走动,对问题的发生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以不太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避免其他学生受到干扰。
第五要从一开始给课堂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学生如果不知道课堂规则,就不清楚什么行为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违纪,为什么要受罚,所以当老师处罚他们的违纪行为时,会感到茫然,甚至抵触。
制定课堂规则的目的:防止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正当课堂行为进行维持和强化;及时对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
在制定课堂规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制定课堂规则,课堂规则的重要性等,使学生产生归属感。使学生明白不能侵犯大多数学生拥有的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和教育秩序权。
要管理好课堂,一定要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每条规则不能长,通常涉及到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保持安静、带齐学习用具、完成家庭作业等。
研究显示,课堂上用于教学时间比例最高、用于处理纪律问题的时间比例最少的教师,在新学年的前两周花在教学生纪律规则、程序、标准和要求上的时间最长。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规则 是对某行为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发出这个行为的条件。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规则,小到“红灯停、绿灯行”,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任何方面都是由规则来 规范的。每一个机构、每一场比赛、每一项活动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完全脱离规则的束缚。
二、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热爱学生
热爱每个学生,随时帮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不偏爱、不苛求、尤其对后进生,即要充满信心,又要细心指导,不急不躁,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明确学习要求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建立必要的学习习惯,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随时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调控,尽量使课堂教学规范化。
(三)、课内外结合
课堂管理与课堂外管理相结合,与管理相结合,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有效管理的网络。
(四)、及时发现问题
当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来遇到类似情境时应怎样做,而不是对学生过去的错误纠缠不放。要处理当前事,而不是过去的事。
(五)、身先垂范
管理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坚持以理服人,以积极的正面事实、道理和模范行为教育学生。
(六)、积极引导
课堂管理应该从对消极行为的控制转向对积极行为的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强调的是希望学生去做什么。而不是必须禁止他们去做什么。消极的语言可能会暗示学生在此之前根本没想到的行为结果。
(七)、多方式沟通
如果有迹象表明某个学生将出现不当行为,教师要立即使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例如:可以给该学生一个眼色或个手势,也可以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并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即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八)、以学生为主
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纪律的制订与信任,同时给学生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也能使他们认识到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课堂上发生了违反纪律的事件时,教师不要去听信学生的借口,否则只会让学生学会推卸责任。更不要去引导全班学生讨论该生的理由是否成立,这会使违纪学生其行为受到了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其违纪行为。这时,教师应该问学生在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九)、避免言语过硬
仅仅依赖威胁来控制学生是无效的。如果总是用“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来威胁学生会极大地损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当然,威胁信号一旦发出了,就一定要执行。让学生感到教师言而有信。
(十)、评价客观
当发生学生违纪事件量,教师应该就事论事;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学生的希望;而不要去羞辱学生,更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揭露该学生的短处。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