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学校首页>瞭望二高>领导风采>内容详情

湖北省特级教师董超纲

发布时间: 2018-06-01 10:43 发布单位: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 浏览量: 5328 【公开】

2.jpg


         教育,首先是人学,首需关注人性、改善人心。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人内心的自信、激发人力行的自尊。——校长寄语             

      董超纲,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校长。

      印象秀气,为人谦和,学者风度,文人气质。色彩在于他眼睛上那副镜片里的目光,充满智慧,有一种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直接与人的心灵对话。

      “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在他看来,教育就是成全人的艺术,只有唤醒人内心的自觉、激发人内心的自省,才能促成人发展的自主、形成人的自尊。

      他喜欢挑战自己,25年教学生涯,当了18年校长。什么是好校长?好校长和教育家一样,底线思维是不断创新和改变原有的状态。2012年,他特聘到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三年的时间,学校办得有声有色、风声水起,办学质效、社会影响不断提升,有意无意之中,他走进了教育名家的群落。

让师生心灵充盈着快乐与自由

      他喜欢研究心学,在他看来,诸子百家中王阳明的心学适合当下社会的素质教育。“理在本心”,“理”就是“心”,“心”即世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心灵的流畅,心灵世界一旦打开,就会自然走向美丽温暖的未来世界。心行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心为基、以行为要、以魂为根,即“从生活开始、与心灵相约、伴生命同行”,让师生心灵充盈着快乐与自由。

      董超纲的“心行教育”研究与实践,缘于两位学生家长的来访。2013年5月的一天,一名学生家长来到他的办公室,自然探讨起孩子的教育。他说,“董校长,现在孩子心理很脆弱,一句话不对路就产生反感。”2014年4月,一名学生家长来学校探寻,关心的是孩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品行。两位学生家长的态度,让他陷入长时间的教育沉思。一方面,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有一种偏执与浮躁;另一方面,教育面对社会的变革,自身存在着迷失与软弱,甚至不能应对学生成长的挑战。

      给“00后”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这是当代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时下的光谷二高处于一个特殊地带,光谷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其人群文明已呈现出多重性,即白领移民与农民工同存、原有乡村部落文明与都市开放文化同在,而学校生源却处于“第三世界”。面对复杂的文化群落和生源生态,他没有盲从于追踪高中教育的“第一平台”(高考名校),而是选择了学校办学的教育自觉和基于这片土壤的文化自省,扎根研究“00后”的内心世界,走自己多样化特色办学的道路。

      与大师对话,与名家交流,他走进了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世界。孔子、管子、王充、朱熹、王阳明等历史“大亨”的育人理念;西方哲学家、教育家的方法论世界;杜威、卢梭、蒙台梭利、罗森塔尔、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视界……不断研究大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尽情吸收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叶澜、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等)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做派,沉醉于思想的重建之中,暮然回首,所有大师都从不同角度讲述着心与行的教育,而重点却无一例外地指向——人的成全,可以说,这是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情结。

      应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在当代在中国教育框架体系里,高中教育是一个特殊临界点,好像是一个命运的熔炉,更如人生命运决战的高地。因此,高中出现两种态势:一种是再穷的地方也有一所美丽校园;一种是暗波逐流拼高考,决战三年论英雄。然而,记者在光谷二高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那种“厮杀”的氛围,呈现的却是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从容、宁静,和谐、致远,给人一种自然清心的舒适感,且这种舒适不单是心灵的恬静,更是甘露般的浸染与润泽,有意无意之中,总能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青春呼吸与快乐。记者感受,这种氛围来自“心行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他认为,心行教育本质是一种心灵的涵养,让校园自内而外地散发一种“格心、善行”的馨香,唤发生命的自觉与内省,享受心灵间的悦纳与感动,实现生命的自由与生长。与当代所有教育家一样,他希望构建这种大气、灵动的氛围,也深信这就是“00后”需要的教育。

      2015年9月17日,学校举行“2016届18岁成人仪式”。活动以“成长·发展”为主题,内容由《心行足迹》《心怀感恩》《心存责任》《心立远志》4个篇章组成,几百名高三学子以不同寻常的方式,骄傲地宣告从“未成年人”跨入“社会人”的行列。“18岁了,要学会选择、懂得判断、学会感恩、承担责任……在踏入18岁这个临界门槛时,通过让学生回顾成长的轨迹,学生的心灵会得到一次全所未有的洗礼。” 这种成人礼仪教育,光谷二高不是首创,但他追求的是“00后”的成长体验。

      2015年9月8日,记者采访时被邀请列席校长办公会。会议很特别,部门汇报的不是具体管理工作,而是心行课题研讨会,一切都围绕心行教育展开,德育、教学、管理都包含着心行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与会者的思维里,立德即立心,树人即成长,教育不能把考分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目标,必须追求学生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构建。在他们的工作思路中,从“格心”(感悟心灵、创造心灵)和“善行”(诚意、正心、致知、笃行)的层面来推动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自省”,都被列入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开发心性、启迪智慧、修身立信、逐梦致远。二是以人为本、尊重差异、能心行德、和以共进。三是自主自愿、个性发展、“心”“行”合一、立足长远。四是价值引领、重在体验、教学相长、自由成长。五是尊重生命、懂得生活、学会学习、追求情趣。

      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心行教育的研究,难在形成共识,重在常态实践。心行教育的推进,讲究灵魂的宁静,追求心态的唯美,注重践行的觉察,突出实践的反馈。副校长袁秋华长期分管德育工作,他认为心行教育开展,就是让教师心灵轻盈、愉悦,潜心教学、快乐生活,实现个体幸福的自构、团队和谐的创生。书记邓兆权也是引进的名师,他认为现代学校教育就是要从浮躁走向宁静、让传统回归本真。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必须注重师生心灵的对白与感动、人格的交流与重建、体验的悦动与成长、情趣的自由与快乐,必须把学生目光引向未来,把眼界引向世界。分管后勤副校长胡荣才认为,学生行为习惯核在心、根在行,优美的校园和教育环境,来自于学生内心世界的宁静。

      学校之所以称为学校,这里当有真爱。高三(7)班年轻英语教师郑玲从“心”入手、从“行”着力,用“爱”与学生一起获得了成长。她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总是那么躁动不安,但每一个内心深处又蕴藏着一种无法抗拒的感染力。一次,一位同学因违反班规而与她发生冲突,在课堂上摔门而去。对此,她偷偷抹眼泪,暗自承受委屈和焦虑,心行教育让她守住了这份困惑,依然对学生给予母爱般的关怀,哪怕英语成绩不好,也未曾放弃。2015年学生毕业开心地走了,三年藏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话语,临别时倾泻而出:“感谢您,我们亲爱的郑老师,是您陪着我们走过最迷茫的青春,在我们最茫然的时候感动着我们,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每个人都受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别人,另一种更重要的是来自自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一种和谐成长的共享关系,心行教育的特色就是平衡两者之间关系。在董超纲看来,心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心智和灵魂,知为心,即万物由心起,心能辨明是非,感悟万物;行为范,即实践中体验、践行中重建、内华中提升;这种教育体现一个“悟”字,突出一个“生”字,其核心是一种感受,一种状态,是一种和谐,一种自信。他想构建一个纯美的心灵世界,在每一个人心中修筑一片桃花源,让学校和学生成为自信、唯美的象征。在高二(8)班,记者看到一个令人感动的场面,一个脑瘫的学生在教室里,与其他学生一样阳光、一样自重,友情和学情融化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在综合大楼里,歌声、笑声、读书声、呐喊声,自然、得体,浸人心肺……

让师生心底都有一种心行文化的浸润

      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推行心行教育,其目的在于激发师生生命主体的活力,让师生心底都有一种心行文化的浸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朴素无华、悄然无声”、“留给师生们生动形象的校园记忆,流淌在师生心间的是正心、笃行的传承”、“心行文化的推进,不需要任何抽象的理智形式、不需强加于人,而应该是一种影响、一种觉察、一种浸润、一种熏染” ……记者几次到光谷二高采访,每次总有一种内心沉醉的宁静,更有一种灵魂深处的触动,或许,这就是心行文化的魅力。

      心行文化关注品质的养成。在董超纲看来,一切校园文化,都基于育人的品行,心行文化就是一种涵养师生心智成熟的过程,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发展需求灵魂,着眼于学生心智的成长,着力于师生笃行、正心品质的形成。站在时代发展和文化多元的开阔地带,他把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以崇文尚德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构建一种心行教育的“诚身”文化;二是以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自然为主题,创立一种心行教育的“处事”文化;三是以核心素养形成为目标、以师生成长为宗旨,创建一种心行教育的“济世”责任文化。

      和谐与恬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色彩。记者悠然漫步校园,总有一种熨帖心灵的自然,总能体验到一种文化的无形张力。苏东坡喜欢色彩的和谐,因而有“浓妆淡抹总相宜”之美句。光谷二高文化校园,不似西湖纯情美色,却有天然合成的“涵养”韵味,仿佛渗透到师生心底。比如,文化广场正面,是一个深红色的文化墙,它以心行教育为核心,凸显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的融合。首先它是艺术的,三把“心形钥匙”立柱(问心匙、正心匙、觉心匙),它彰显的是一种心灵的澄净,给人以淳朴与厚重。其次,它是灵动的,“钥匙”“自然”“生长”,文化墙“外方内圆”,“教学相长,敏学善行”浑然天成,“静其心育天下之才,平其心论天下之理”,“宽其心容天下之物,得其心行天下之善”,“学而思辨,臻于无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慎思笃志,明德致远”,“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改善人心,关注人性”,修心文化与成人规范、入世“格心”与出世“善行”,完美地将传统育人的品质和现代学生成长的素养结合在一起。

      心行文化基于学校传承中的的变革。学校党支部书记邓兆权,原是湖北洪湖市第二中学副校长,2007年作为教学骨干引进到学校。他说,那天是6月15日,清晨6点从武昌火车站出发,中午12点钟才找到学校,感觉仿佛置身于荒芜孤岛之上,于是犹豫了很久才同意来到这个学校。副校长袁秋华1989年就来到这个学校,见证了这所乡村中学历史的变迁,他说学校文科曾有过武汉市第一名的成绩,而学校走向低谷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副校长胡荣才回忆学校过去,曾经是迷茫不知路在何方,现在学校的变化首先是文化的改变。董超纲说,校园心行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设一种“在坚持中思变、于执着处求新”的教育氛围,重在“内化”、贵在“笃行”,在传承中用向上的氛围教化人,在变革中用宗教般的情怀去践行,使之成就师生高贵的灵魂、美好的人生。

      心行文化的魅力在选择决断的个性。董超纲把这种文化个性,贯穿于教育过程中,浸润于校园的一草一木。例如树木,有香樟、红枫、花石榴、珍珠梅、桂花、紫薇、枇杷、茶梅、银杏、日本樱花、腊梅等;草地有金丝桃、月见草、金焰绣线草、散房决明草、金叶大花六道木、南天竹、美国薄荷、春娟等。这些,在别人看来是校园环境的装点,而他却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为主题全方位展开心智成长的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自然生命的认知;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选择、懂得敬畏,于有形涤却师生心中的浮躁和不安,于无形中感染生命的伟大享受自然的魅力,让学生在求真、尚美的体验中绽放生命的魅力。

      文化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门课程。学校的综合大楼是一座弧形建筑,文化广场右侧是四座造型美观的教学大楼,左边是一座独体方形图书馆,这些都属于设计师的艺术思维,他的理念是审美,但学校历来却把它作为一门课程,综合大楼取名“仁和楼”,右边墙上图案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题,揭示的是“阳明心学”;四座连体建筑,分别为“崇文楼”“明德楼”“问学楼”“求真楼”,构建的是“修身人文”。楼下有树,树中有石,石上有字:“诚意”,旁有竹林,林中有诗,自然形成一体。连体楼中间有两句主题词:“在自主中找到心动的感觉”、“在影响中找到心行的体验”。目的都在于给学生一种指向、一种态度、一种规范。

      校园再美,也是尺寸之间,记者不可能在瞬间捕捉到董超纲的全部智慧。在光谷二高采访,似乎在阅读一本很厚的心行教育书籍,需要时间来细细品味。例如班级文化、楼道格言文化,一切都围绕心行文化展开。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物一景、一墙一楼都能说话,师生在学校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心行文化力量,宛如春雨潜入夜渗透学生心灵深处。当然,学校文化,还包括适合学生喜爱的活动,特别是创意活动,如校园文学社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活动、校园PPT创意比赛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让教师成为“心行天下、逐梦人生 ”的导师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学校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群人和另一群心灵的对话。董超纲认为,在这个共生体内,学生成长是目的,教师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主导。进入光谷二高以后,他希望教师要努力成为孩子的“首席榜样”,教师的“首席榜样”表现在对学问的追求、对人生的态度、对人格的操守。他希望教师追求教学生活的“自觉与讲究”,“自觉”是教师孜孜不倦的学问追求和实践常态,是对学生饱满而真挚的爱;“讲究”是教师不断追求教育的艺术和智慧,是教师的思想及行动自然而长久流溢的人文之美、发现之美、提升之美,并以此奠基学生幸福的未来。

      苏格拉底说,教育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学生好奇的天性,赋予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快乐。学生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会发现、思考和探究。张家汉老师对心行导师的理解,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承者、输出者,更是智慧生成者、实践者。因而,教师的课堂就是拓展学生智慧的课堂、叩问学生心灵的课堂、师生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格、尊重个性、开发潜能,把教学演绎为开发师生心智的气场。

      “只有通过内心的升华才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姚君良老师看到心行教育对学生带来的变化感概地说,“文明和教养是长久柔性的日常生活熏陶的结果。我很高兴校园里再没有看到纸屑和垃圾、再没有师生的随意吐痰、再没有不太和谐的举止和杂音,学生随意进出校门基本上没有了,就餐也井然有序了,师生主动问好了。这些细节有些微不足道,却体现了师生精神风貌的转变,展示了师生丰盈的内心。”

      孙奇誉老师2012年9月加入班主任心行教育研究团队。樊荣老师描述,她是副校长、班主任,又是一名化学老师。为了学生,她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在心行教育的路上虽有过委屈,但从没有丝毫抱怨和后悔,用全部的爱呵护学生,与学生亦师亦友,用人格力量引领学生成长,用灵动创意装点学生生活,让学生的青春色彩斑斓灿烂。3年来不曾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不曾逛过一次街,不曾看过一集电视连续剧,不曾睡过一个懒觉……因为“自由、纯洁、美好的内心追求”,她从一名“教书匠”变成一个有思想的教育科研者,由班主任提升为副校长。

       教师们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董校长所倡导的心行教育都基于心性、品行的影响,已深入到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也深入到每一个老师的内心里”。生物教师许江林,2012年接手一个基础较差的教学班,但他对学生从来不歧视、不放弃,在心行教育路上用“爱”和“严”,让学生转变了学习态度, 3年来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地理教师魏国洪,在学生眼里总是充满魅力。学生说,“上魏老师的课,你想闲也别想闲下来。”高三(3)班桂裕发老师做法: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严爱相济,每一朵玫瑰花都要格外小心呵护。人称播种幸福的人——英语教师王冠亚老师;曾经有三次病倒在讲台上的马国祥老师;用激情感染学生的刘玲老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墨的付金三老师;校网记者评价的“暗香浮动”封明静老师……他们共同的视点:学生世界很小,在知识的方格中不停游弋;学生的世界很乱,在纷扰的社会中不停摇摆;学生的世界很真,在臆想的天空不断筑梦;作为师者,应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为学生心灵的未来世界着墨。陈光立老师说,“当普通人,做平凡事”,与学生一道前行。董超纲感叹,心行教育研究与实践,挥去了老师身上的职业倦怠,造就了老师们的真挚与担当。面对一双双灵动而渴求的眼睛,广大教师一根教鞭守着一方净土,一份执着赋予一种向往,用自己如歌的声音,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着真的唯美、善的内趋、爱的无悔,播洒着“心行天下、逐梦未来”的智慧。

      正是这支教师队伍,才有光谷二高“灵魂诗意地栖息”。

让人生在“心行的丰盈”中不断突围

      面对教育人生,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地思辨和叩问:我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追求何在?为何坚守?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

      2012年12月21日,41岁的董超纲,孤身一人远离故乡来到了武汉。这一天对于他来讲,很不平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失落中充满伤感,纠结中满怀期待”。失落和伤感,是人到中年远离家乡的不舍和眷恋,是一种默言无语、追求无悔的教育情结。可以认为,这是董超纲第三次心底突围。

      1971年,董超纲出生在大别山与长江之间一个宁静的水乡,自幼聪明智慧,17岁考上大学化学专业,1990年回到故乡湖北省武穴市大金高中教书。武穴,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这里泥土芬芳让他感到温馨,但他又不甘把梦想固守在原有的起点,不久自动离职跑到珠江,因为那时人人都在“南下”。然而父亲和校长不答应。父亲是村支书,满脑红色思想,带着农民的情感充满期待地对他说:“超纲呀,小时候乡亲们看着你长大的,现在你大学毕业教高中,在古代就是秀才了,你要用心把孩子教好,这也是我对你的愿望。”老校长亲自外出把他拽了回来,殷切地对他说:“小董呀,教书在农村要耐得起寂寞,农村教育一样大有前途。”于是,他又回到了原点。在他看来,心灵的第一次突围让他有了一种思变求新的萌动。

      在古代,许多教育家都是带着个性与人格在乡村传授文化与文明。董超纲从泥土里走出,又扎根于乡村造化乡亲。20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正是“三农”问题困扰着农民,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董超纲觉得没什么,一切都是他儿时熟悉的生活。虽然与高中学生差不多,但没有辜负乡亲和校长的期待,上进好学,踏实钻研,课上得好,整天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学生和校长都喜欢他,3年带4个班化学课,4年后便当上了高中副校长。让自己的激情挥洒、才情绽放,这是他曾经多年的梦想。25岁接任高中校长职务,31岁委以重用出任市实验中学校长。这在校长圈子里并不多见,对于他来讲也是又一次的心灵跨越。

       “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赋,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时任教育局长郑重地对他讲,“实验中学是市里品牌学校,你务必沉下心思把学校办好,不要辜负我和大家的期望。”从高中到初中,由乡村到城镇,他用一种炽热和坚守、务实和沉稳,实现着自己心智、灵魂的蜕变。两年的时间,学生像潮水一般涌来,“尊重教育”的推进,办学品质的提升,实验中学成为学生人人向往的地方,一千多人的学校迅速攀升,最高峰时达6千多人。心的蜕变、术的提升、德的涵养、道的精进,他在事业不断攀升的艰难历程中也开始收获着个人的不断跨越。37岁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教改名师,38岁被评为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校长。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近。2012年作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和优秀校长,他被引进到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从武穴到武汉,过去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必须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来到光谷二高,既是对他个人综合素养的一次全方位检阅,也是他实现个人教育梦想的圣地。不到3年的时间,他以自己独到的教育视界、独特的教育做派、独有的教育思维,以“音乐的和谐直抵师生灵魂的和谐”,以“诗意的教学砥砺师生自由地栖息”,完成了学校华丽地转身和学校艰难地变革。一是学校“自觉、内省、切问、正心”的文化生态正在形成;二是“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正在构建;三是体现时代精神、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四是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的办学路径正在拓宽,国际教育的影响正在形成;五是一所学生自主教育、教师主动发展、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教育的窗口学校正在成为光谷教育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副校长袁秋华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村学校到充满现代人文气息的教育,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一切都因为心行教育,领导在改变,教师在改变,精神在改变,思维在改变,态度在改变,学生在改变。

      “如果说学校是一方池塘,那我们一直在构筑这方理想的池塘,我们的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愿意用一生守候她的奇迹”。采访过程中,董校长满怀深情地告诉记者,心行教育现在虽然还不是中国教育理念中的一个流派,但在光谷二高师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蝴蝶效应,足见其独到的魅力。虽然,它还在研究与探索之中,但我们相信,从奠基未来的角度出发,不断丰盈师生的灵魂,光谷二高就一定会形成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变革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个蓝图”,“我们将在这个没有总点的旅程中,不断迎接变化,不断享受变化,不断创造变化”,“让人生在心灵的丰盈中不断突围”,“他”在路上,我们共同期盼。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132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